山东建筑大学“三位一体”构建运动校园
信息来源: 作者: 审核人: 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发布日期: 2025-09-17浏览次数:
山东建筑大学始终将体育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通过顶层机制保障、育人体系创新、体教融合突破三大维度协同发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运动校园体育育人生态,为培养时代新人注入蓬勃动能。
一、机制筑基,打造运动校园“硬支撑”
顶层设计强统筹。山东建筑大学始终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任主任的体育运动委员会,统筹规划和管理学校体育相关工作,为体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学校制定《山东建筑大学体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形成“教学—训练—竞赛—文化”四位一体的体育育人模式。
加强投入优硬件。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体育教学、运动竞赛及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确保体育工作有序推进。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科技感强的运动场所。学校拥有标准田径场2个、综合性体育馆1座、篮球场28块、网球场10个。2024年,学校完成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为体育馆安装闸机和预约系统,方便了师生有计划进行室内羽毛球、乒乓球锻炼;为室外球场安装了运动场地照明灯具、完成硅PU场地裂缝修补,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安全的运动环境;完成健身房改造,配置了新的健身器械,满足了教学训练需求。
社会服务显担当。学校坚持“以体育促融合,以运动连社会”,积极服务地方发展。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针对教职工子女的身体素质锻炼和提高进行公益辅导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面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定期深入社区举办公益健身讲座;组织师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指导老年人科学锻炼;与中小学合作开展“体育支教”项目,助力青少年体质提升。
二、创新驱动,激活全员运动“强引擎”
课程体系多元化。山东建筑大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基础+专项+特色”的课程体系。除篮球、足球、排球等常规项目外,还开设了健身气功、瑜伽、武术、匹克球等10余门专项课程,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修读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为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为留学生开设了太极拳课。
智慧教学破边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自主锻炼能力,通过“一生一策”的个性化方案,帮助学生在兴趣中找到终身热爱的运动项目。引入“翻转课堂”、“运动APP打卡”及“AI课程智能体”等创新形式,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锻炼,并实时记录学生运动数据,实现课内外联动考核。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稳步提升,达到90%以上。
品牌活动全覆盖。学校打造了“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有锻炼”的体育文化氛围。每年举办“体育文化节”,涵盖田径运动会、校园马拉松、趣味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常态化开展“三走”(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打卡活动,组织篮球联赛、足球争霸赛、啦啦操大赛、棒垒球师生对抗赛等赛事。学校打造“一院一赛事”体育运动品牌,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运动健康服务,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外,学校依托社团力量,成立悦跑团、极限飞盘社、武术社等15个体育类社团,吸引超2000名学生加入。
三、卓越引领,树立竞技精神“新高地”
赛场捷报创历史。学校在山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大学生组比赛中取得2金6银2铜的优异成绩,2人获“优秀运动员”称号,其中,乒乓球队获得甲组混合双打冠军、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为该项赛事学校历史最好成绩。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棒垒球总决赛上,学校学生男子棒球队获得甲组亚军,女子垒球队获得甲组第六名。
榜样赋能树标杆。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榜样的示范与激励作用,精心策划并常态化开展“优秀团队”与“十佳运动员”评选活动。通过设置严谨的评选标准,挖掘在拼搏精神、团队协作、个人突破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典型。为最大化榜样影响力,学校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在校园官网、宣传栏设置专栏进行事迹深度展播,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冠军面对面等活动。这些举措有效点燃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持续激励更多学予以榜样为镜,勇于挑战自我极限,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在运动中锤炼意志、收获成长。
跃动建大向未来。从机制保障到文化浸润,从运动健身到竞技突破,山东建筑大学正以体育之名,书写“以体强魄、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运动校园时代答卷,为每一位学子的终身发展注入昂扬向上的生命力量!
作者:李允新 刘向英 周蓓蓓
编审:王军
终审: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