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如台儿庄古城打落的铁花,落满孟庄镇大郭庄村村委会的院落,盛夏的阳光将画面定格在大郭庄村委会会议室里的“山东建筑大学社会实践基地”铜牌上。近日,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蒋炜玮、团委书记吴高璇与枣庄市市中区团委书记高敬娜,孟庄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渠冠楠共同揭开覆在校地、校企“社会实践基地”牌匾红绸,一纸纸协议书不再是纸上的蓝图,更是“乡村振兴,‘枣’有所成”社会实践团深入“茶韵果香,山水孟庄”的重要机遇和坚实平台。在骄阳似火、蝉声四起的七月,建大热能的青年学子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企业,通过产业调研、科技支农、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巾帼深耕兴农梦,青衿接力绘宏图
7月上旬至中旬,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乡村振兴,枣有所成”社会实践团队在枣庄市开展助农实践活动。他们的首站便是获评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的市中区孟庄镇大郭庄村。在这里,他们拜访了被称作“铁娘子”的村党总支书记纪丽。纪书记自上任以来,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让村民们“干在家门口,把钱挣到手”的目标。纪丽书记讲述了她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本土企业和农产品,创品牌、开销路的历程,并为队员们亲身示范。在她的指导下,队员们勇敢地进入在直播间,略显青涩地内介绍着“江北茶乡”的蒂夷茗茶等特色产品,虽是团队首次直播尝试,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积极反馈:直播间累计观看超一千人次,点赞互动突破两万次。在直播中,队员们也发现,当前农副产品直播存在明显的受众断层——主要观众为中老年人群,而年轻消费群体对传统叫卖式直播形式参与度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线上销售空间。针对这一痛点,团队成员大胆突破,将才艺表演与产品推介有机融合,既增强了直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又有效吸引了不同年龄层观众,实现了直播间人气与产品销量的双提升,为破解农产品电商年轻化转型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这帮年轻人确实有想法,敢做事,能做事,他们大胆创新直播形式,让我们的产品能被更多年轻朋友了解,这真的是帮助了我们的企业。”纪丽书记对企业负责人陈总说到。而对于队员们来说,直播助农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青春力量扎根乡村发展的新起点。


红心映照振兴路,薪火相传铸新篇
当团队举起直播镜头,将乡村振兴凝为方寸屏幕之间时,弹孔斑驳的土墙深处,忽而传来将士们誓死卫国的悲壮和呐喊。在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实践团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参观了那面布满弹孔的墙体,上面的弹痕好似一道道凝固的伤疤,无声诉说着当年“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土不沃血”的惨烈场景。当队员们轻抚弹痕时,八十多年前血与火的历史仿佛穿透时空而来,先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勇担新使命。
队员们还寻访到章守洪与武之权两位英模老兵。章守洪老人回忆起当年主动请缨去前线最危险处,在阵地被敌封锁七天七夜的艰苦卓绝:弹尽粮绝时爬出洞外翻找尸体下的罐头、收集尸体上的冲锋枪,坚守在211高地1号洞直至援军抵达。96岁的武之权老人参加过多场战役,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他回忆在渡江战役期间,战友们纷纷将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缝制在衣角处,只为牺牲后,遗体能够被辨识,魂归故里。两位老兵的深情讲述,让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重现眼前,他们跨越时代的奋斗故事,如同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深深激励着在场每一位队员铭记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知行合一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能源转型绿为基,清洁发展谱华章
枣庄市曾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被誉为“鲁南煤城”。面对资源枯竭的挑战,枣庄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积极探索城市资源转型的新路径,力求在绿色发展的大潮中破浪前行。当红色精神的传承脉络延伸至民族工业的血脉,并进一步融入能源转型的大潮之中时,实践团队员领悟到:枣庄赤诚报国的信仰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引擎,引领其在转型道路上前行。带着这份感悟,队员走进山东枣矿集团付村煤业有限公司,这家百年煤炭企业依托现代化、智能化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是团队调研的重点。
在参观调研中,队员们深刻感知到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与传统工艺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以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不仅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更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这一成功实践为同行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范例,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新发展可能,更为在能源领域深耕学习的热能学子们树立了“科技赋能、绿色转型”的实践标杆,激励着新一代能源人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创新动能。


赓续红色血脉,绘就振兴新篇
当战役纪念馆的钟声遇上直播间下单的提示音,当煤矿的乌金化作茶山的绿电,枣庄用八十年的时空接力证明:血色荣光永不褪色,它正驱动一场以数字为犁、绿能为种的新“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是乡亲们鼓起的钱袋子,更是青山绿水间升腾的希望。
当朝阳跃出地平线,“乡村振兴,‘枣’有所成”社会实践团队的脚步仍在枣庄大地上延伸,让青春力量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生动续写,让老一辈传承的接力棒在青年手中紧握,让青春力量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审稿:蒋炜玮
编审:张娅婷
终审:朱新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