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精神

作者:赵敬仪 时间:2022-04-30 点击数: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致贺信,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提出殷切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贺信精神,并引发了广泛热议。

 院长张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要求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对于思政课教师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推动理论思维更新和教学思维创新的路径耦合,全景呈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鲜活亮度。理论上,思政课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把脉最新理论前沿,重点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亮点;教学上,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工夫,不断提高技能水平,重点做好新媒体教学的变革创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在“三种精神”的指导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副院长巩克菊表示,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把“三种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去,发挥其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员功能,通过讲好劳模先进典型故事、大国工匠的榜样示范、亿万劳动人民的勤劳美德,培养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劳动者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工会主席赵敬仪表示,本次大会主题为“技能强国,创新有我”。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致力于鲁班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与传承发扬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教授刘海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再次传递了人民至上,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真挚情怀。在自己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要更好地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熏陶,不断增强学生作为一名大国技术人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教授邹焕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倍受鼓舞,深受启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引领,立志成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涵养德行的“经师”“人师”统一者;引导学生传承工匠精神,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争取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副教授王辉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工作中,一方面,以工匠精神激励自己爱岗敬业、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勇担责任使命。另一方面,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让工匠精神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积极培育新时代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纷纷表示,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加强政治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在大思政格局下创新“三种精神”的培养路径,探究“三种精神”的教育变革,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培养合格的实践者和生力军而努力奋斗。

审核:张 鹏

终审:赵海涛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