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研讨会

作者:王慧 时间:2022-04-19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更好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于4月15日下午,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线上教学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慧主持,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教师们通过教育部集体备课平台观看了由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创新中心(浙江大学)主办的“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建议》教师备课会”。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清华大学王宪明教授、浙江大学段治文教授分别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原则与重点、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具体章节的教学建议为主题进行报告。

      随后,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进行充分交流。一是在“纲要”课的讲授中,紧扣主题、围绕主线,把全会精神,特别是《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括和阐述全面融入教学内容,不断增强“纲要”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纲要”课教学,教育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在今后的“纲要”课教学中,把“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讲清楚,与“两个维护”结合起来讲,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讲清楚,做到学史明理。四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次集体学习和教学研讨,与会教师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学在前、做在前,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今后要进一步精心开展教学研究,准确把握课程的切入点和连接点,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最鲜活的教学资源,从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厚度、现实的力度等方面实现与“纲要”课的有效融入。

      自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思政课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效果不断提升,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在马院办学治院等各方面落到实处,切实落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审核:张 鹏

终审:赵海涛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