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下午,学院在博文楼210教室举办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教师讲课比赛。全院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院教学督导员、各教研室主要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组成评委组,全体教师列席旁听,比赛由副院长张鹏主持。
首先,张鹏介绍比赛规则和记分细则,每位老师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个环节,根据赛前抽签决定比赛顺序,讲课比赛正式开始。参赛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对教学内容把握透彻、知识逻辑清晰、教学方法得当,以扎实的基本功底和生动的教学设计给评委和在座师生留下深刻影响,充分展现出学院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随后,校教学名师、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刘海霞、李丽进行点评。刘海霞肯定每位参赛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精神面貌,并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形象要职业干练,建议身着套装且与身后黑板成反差色。第二,课件要简洁明了,字体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第三,板书要整洁明确,虽然现在大多使用幻灯片展示课件内容,但是板书可以让教学重点更加突出。第四,语言要标准规范,吐字清楚,让学生听得清,同时也要善用语言艺术,把枯燥的学术话语转化为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课堂话语。第五,互动要灵活有趣,教师需要善用设问、提问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融入课堂,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李丽认为每位老师风采各异,都通过精心准备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她指出教师需要注重授课形象,面带微笑,避免过于拘谨,偶尔使用肢体语言,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授课内容需要结合理论、实践与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中的理论问题,培养思维方式;教师的语言表达需要做到饱含情感、带入情绪,抑扬顿挫、快慢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
赛后,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分享了观赛心得。李婉秋讲到三点,第一,厚积而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青年教师备好课的关键在于心中有“数”,梳理好每一堂课所讲内容的逻辑体系,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主次明朗。第二,怡然而自得,语态声调着装大有讲究。青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必须极力克服紧张和拘谨,要做到落落大方,仪态自然,讲课用语规范,表达流利。第三,互动而有序,精心设计提问,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热情,丰富课堂效果。董莉莉认为,各位青年教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赵晓翠以“志”引入,向我们讲述了理想信念的含义以及特征等;苏蓓蓓以举例的方式深入浅出的向我们讲解了实践的内涵等。在点评环节,刘海霞和李丽分别向青年教师提出了几个建议,嘱咐我们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老师,不仅要做到形体行为得当,更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传授给学生。刘旭表示观看教学比赛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要将自己对学科的领悟、对教学的反思、对学生的热爱融入课堂之中。其次,传道要精,需要教师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传授朴实无华的真理。再次授业要专,老师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体现,注重授课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语言表述和教学技艺,使得思政课既有意义又有趣味。
评委组成员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给予客观公正打分,最终评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
荣获首届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的两位教师巩克菊、郭占庆为二等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校教学名师李丽、刘海霞为一等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先永为特等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最后杨先永作总结发言,他对所有参赛教师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他强调青年教师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在新老传承中应当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授课质量和水平。




附
获奖名单
特等奖
王 慧
一等奖
(排名不分先后)
张 彬 赵晓翠
二等奖
(排名不分先后)
秦丽萍 朱有邻 苏蓓蓓 秦 芳
编审:张鹏
终审:杨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