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行动方案》(鲁教研字〔2022〕3 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鲁教研函〔2023〕14 号,附件1-1)文件要求,结合本年度校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项目(优质课程、案例库)申报情况,现启动我校2023年度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省级项目推荐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类别、数量及规则
项目包括:优质研究生课程(含精品课程)、优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含精品案例库)、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
(一)优质研究生课程。全省立项 240 门左右,其中精品课程
10%左右,双语或全英文课程 10%左右。我校分配限额为8门(含精品课程1门)。
(二)优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全省立项 240 门左右,其中精品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 10%左右, 双语或全英文案例库 10%左右。我校分配限额为8门(含精品案例库1门)。
(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全省立项40个左右,其中,面向承担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任务的单位,立项建设10个左右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我校分配限额为3个(含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1个)。
(四)省教育厅将对优质课程、优质案例库进行资格审查后择优立项。对推荐的精品课程、精品案例库、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未通过立项的精品课程、精品案例库,择优转为优质课程、优质案例库。
二、申报范围及要求
(一)优质课、案例库省级推荐范围
1.省级优质研究生课程、优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项目从本年度校级申报项目和2022年校级立项项目中择优推荐。
2.省级优质研究生课程和优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立项范围及申报条件应符合《关于印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等3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学位〔2016〕8号,附件1-2)要求。未结项或结项后无新成果的项目不得申报。
(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1.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立项范围及申报条件应符合《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办法》(鲁教研发〔2022〕3 号,以下称《基地管理办法》,附件1-3)要求。
2.专业学位授权点所在学院限申报1项。已取得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城规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原则上不再参与本次申报。学校将根据专业学位点建设和专硕研究生培养需要,在建设基础良好,校企合作广泛深入,且已获批省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的申报专业中择优推荐参加省级评审。
(三)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
由研究生处结合省级基地建设基础和省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需要,直接指定推荐参评基地,不再组织竞争性申报。
三、评审及推荐
(一)评审。优质课程、案例库采取与校级申报项目统筹评审方式进行。由研究生处对前期校级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后,聘请专家进行评选、打分、排序。
(二)推荐。各类别省级推荐项目依据评审排序择优产生。精品课程、精品案例库项目,根据专家评选结果确定,排序在前的项目优先推荐。评审、推荐结果在校研究生处主页公示(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四、其他说明
(一)省级优质研究生课程和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申请结题验收的时间不得早于项目研究中期。结题验收由项目主持人所在高校组织实施,验收专家组成员不少于5人,均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校外专家比例不低于50%,并应有至少1名省级及以上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教指委成员参加。凡入选省级精品课程或案例库的(涉密除外),均将纳入省级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周期为3年,参照《基地管理办法》管理。
(二)省级优质研究生课程、优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由学校统筹相关经费予以支持。
(三)本年度已提交校级申报材料的各类项目,允许在原有申报书基础上,结合省级立项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前期未申报的2022年校级优质课程、案例库项目,除按照要求提交申报书外,还需提交建设成效说明材料,作为评审参考依据(说明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项目建设的进展及突破、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
五、材料提交
请在10月7日下午16:00前,按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一)优质课程、案例库
申报书。修改、完善的本年度和2022年度优质课程、案例库申报书电子版(word格式)由主持人本人发送至jzdxly@sdjzu.edu.cn邮箱。纸质材料暂不需提交。
汇总表。2022年立项建设的校级项目、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本年度申报项目,由主持人本人填写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word格式)发送至jzdxly@sdjzu.edu.cn邮箱。纸质材料暂不需提交。
说明材料。2022年立项建设的校级项目另需将描述具体、详尽的说明材料电子版(word格式)发送至jzdxly@sdjzu.edu.cn邮箱。纸质材料暂不需提交。
(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
两类基地申报书、汇总表(模版见附件2)电子版(word格式)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jzdxly@sdjzu.edu.cn邮箱,纸质材料经学院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至研究生处培养管理科(BG208室)。
未尽事宜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联系人:刘岩;联系电话:13688600616。
附件:
1-1.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1-2.关于印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等3个实施方案的通知;
1-3.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办法;
2.2023联合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申报书;
研究生处
2023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