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至8日,由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山东建筑大学联合主办,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承办的“第一届城市更新优秀范例交流会”在烟台市东山宾馆成功举办。会议以“传承·创新·共生”为主题,汇聚行业专家、政府代表及企业精英,共探城市更新实践路径,公开发布优秀范例成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杰,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于德湖,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秀香,原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耿庆海,烟台市政府副市长李金涛,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民政局局长卢国栋,烟台市住建局局长孙玉荣,烟台市住建局副局长修晓明,泛华建设集团副总裁雷超兵,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秘书长宋其勇等出席会议及参加相关活动。会议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昶主持。
会议首日,70余名参会代表实地考察烟台三大标杆项目。烟台市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修缮240个院落,引入非遗文化业态,打造“活态历史博物馆”;朝阳街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开埠文化与现代商业,成为年销售额近4亿元的文旅地标;虞美人广场改造提升项目——以“还海于民”理念建设亲海公园,串联黄金海岸线,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5月8日,第一届城市更新优秀范例交流会正式拉开帷幕。
李金涛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传承历史文脉、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他强调,大会的成功召开,对全省城市更新工作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对烟台市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取经”机遇,期待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智慧成果,助力烟台城市更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贡献更多“烟台方案”。

于德湖在致辞中表示,城市更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向未来,城市更新需要更深的思考与更大的作为,应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深化实践。他代表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提出三点行动倡议:一是政企研联动守护文化根脉,二是多方协作攻坚技术难题,三是民生工程汇聚社会合力。他强调,山东建筑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与学会、与全省同仁携手,建设更多“烟火气”与“现代感”交融的城市空间,共同书写“守正创新、智慧赋能、人民至上”的山东城市更新新篇章!
会议公开发布了“第一届城市更新优秀范例库”并举行颁奖典礼。经过专家评审,来自全省的28个项目脱颖而出,涵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老旧厂区改造、生态公园建设、智慧社区更新等多个领域。其中,青岛市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申报的《四方旧韵·里院新生——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山东(曲阜)鲁班古建发展投资集团申报的《蝶变新生·古韵新潮——曲阜“灯火蓼河里”项目》、淄博市建筑设计院申报的《古邑“更新”·陶镇“窑变”——淄博市颜神古镇项目》和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空间计算+RIM时空数字底座---济南市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医院数据运营数字化项目》荣获一等奖。
山东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规划专委会副主任董慧慧宣布启动第二届城市更新优秀范例评选活动,号召全省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特别邀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张杰教授作专题报告。张杰教授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老旧厂区更新》为题,系统阐述了老旧厂区更新的理论技术体系,结合景德镇陶溪川、清华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等案例,分享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强调“保护与创新并重”的城市更新观念,并提出了未来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与会者带来前沿视角与启发。
在优秀范例交流环节,15个获奖项目代表依次登台分享。通过案例展示、经验分享与政策研讨,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优秀范例的推广将助力城市破解“千城一面”的困境,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
耿庆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评选的优秀范例项目为全省城市更新工作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引领了城市更新发展方向,为城市更新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搭建了交流平台,凝聚了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他强调,城市更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深度理解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时代内涵,努力破解当前制约城市更新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在新一轮城市化竞争中打造山东高度。
此次交流会汇聚多方智慧,旨在总结推广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经验,推动城市更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山东省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
学校合作发展办公室、产教融合学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审稿:单乐乐
编审:李嘉麒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