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建筑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三校师生共同组成的2019平遥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工作坊(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Pingyao)联合团队暨平遥县“五堡二寨”传统聚落回归城乡一体历史结构研究团队于8月20日在平遥古城正式开营。
本次活动由平遥县人民政府、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委员会联合主办,我校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国内外2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联合协办单位,是十一个联合工作团队中的一支。此次国际工作坊的相关工作成果集中于9月5日至8日举办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乡土建筑遗产与土质建筑遗产科学委员会2019年度联合年会暨“面向地方发展的乡土与土质建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联合展出。
对于此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乡土文化遗产基地主任刘甦教授专门听取了此次学术活动的有关情况,由建筑城规学院院长仝晖教授担任学术策划指导,乡土文化遗产重点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高宜生副教授、基地研究员许东明博士、建筑城规学院景观教研室姜芊孜博士带领八名由建筑学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全程参与了工作坊活动。
参加本次国际工作坊的东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联合团队阵容强大,集结了国内外数十位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除我院三位教师外,还有作为三校联合团队学术领队的东南大学教授董卫老师,以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李百浩老师、马俊华老师、王逸凡老师、博士生助教郭宇杰,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何志宁老师、赵浩老师,以及挪威科技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后研究员Marius Korsnes老师和王宇老师等,共同指导来自三所大学的25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本次工作坊以平遥县高铁站周边侯冀村、杜村与桥头村三座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更新为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田野调查、现场测绘以及规划与建筑概念设计工作,旨在了解目标地历史结构与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平遥历史文化与环境特点的新型高铁新区规划及设计方案,为平遥城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提供设计创意,献智献力。
8月31日,在现场测绘与设计工作结束后,三校联合团队的师生在平遥古城吉祥寺完成现场布展,集中展示三校联合团队的工作成果,部分教师与研究生还将参加后续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山东建筑大学参与国际联合工作坊的师生深入学习调查了以侯冀村为代表的平遥古城周边传统乡村,并通过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合作交流,展现了我校师生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面貌,对于加强校际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推动跨学科专业合作等具有积极意义。


审稿:任 震
编审:牟永念
终审:刘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