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潘小乐研究员应邀到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以《大气颗粒物环境行为监测识别和预测》为题作专题学术报告。会议由学院院长母锐敏教授主持。

潘小乐研究员围绕大气多污染物目标观测技术与集群走航探测系统,系统介绍了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网和创新研发体系、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高精度“地球数值模式系统”、国内首台高频单颗粒偏光粒径谱仪研制等前沿研究内容及方法。报告内容逻辑严谨、视角新颖,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更通过高密度互动展现了学院良好的学术生态。

潘小乐,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观测与仪器研制。任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总工艺师、生态环境部“一市一策”细颗粒物与臭氧跟踪研究焦作市驻点专家、国际大气化学研究计划中国组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地球环境系统科学观测委员会常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等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150余篇。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
学院领导、相关研究方向教师、本科生、研究生一百余人参加本次讲座。本次讲座是学院“泽润讲堂”第三期,未来学院将持续引进优质学术资源,打造更多师生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动能。
拟稿:孙丰凯; 审稿:母锐敏; 终审:母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