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发展、生活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大众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收集具体平台数据,8月16日,我院“走进民企访实业,线上宣讲环保人”社会实践团队将前期制作的调查问卷,依托QQ、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平台发出,就世界环境日的日期、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频率、垃圾分类及大众的环保意识等问题对周围群体开展了此次为期一周的线上问卷调研活动。
历时一周,此次线上调研结果获得的有效反馈人次为131人,其中98%的反馈人群为青年群体,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各个问题的统计数据给予了团队有关大众对于环保问题的理论认知与具体践行之间平衡关系的直观展现。首先,对于“世界环境日”日期的问答中正确率为63.36%,是一个相对可观的比例,说明大部分人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过环境保护的相关基本知识。在有关于日常生活环保措施的统计数据中,非一次性产品使用率84.73%、习惯性自觉关风扇者54.96%、自带环保袋者45.07%、垃圾分类者70.99%、收集废电池者54.96%,此结果呈现出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且可以通过不同的环保形式付诸实践行动。最后,对于环境现状的了解途径的调查数据中,通过社交软件了解的占比87.02%,通过社会报道了解的占比74.05%,有较大比例的信息来源为非官方渠道,存在信听途说和盲目从众的可能性。团队成员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到受访人群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未深入。从对“环境保护日”的知晓和了解环境问题的渠道来看,受调查人群了解有关环境问题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还有一部分比例的人群不能够从正规平台中摄取环保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对于环保的实践情况来看,仍有一部分人群对于一些间接性的环境资源浪费导致的环境问题认知还不够深刻,还不能做到真正将理论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通过对线上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团队分析后认为,受调查人群反馈出的数据问题主要表现为大众环保意识较弱,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风气,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体现。只有大众素质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的加强。
在下一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团队将加强对环保基础理论概念与实际践行方式的宣传力度,从必要性、紧迫性、易行性三方面入手,对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做仔细阐述,进一步提高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投身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吕含 姜慧琪 寻芬 审稿:卜德龙 编审:黄蕾 终审:张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