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声领航,信念筑梦”联合政治理论学习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哲也”青年学习社宣讲讲师李杰、李晓璐担任主讲,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管理工程学院参加学习。

一、回溯战役,感悟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研究生李杰以“铭记莱芜战役岁月,传承不朽革命精神”为主题,在宣讲过程中,李杰围绕莱芜战役的精神,进行了深入讲解,深刻阐述了爱党爱军、依靠人民、机制顽强、敢打必胜的莱芜战役的精神内涵。她讲到,饮水思源初心犹在,莱芜战役的精神内涵是开辟新时代、奋斗新时代、成就新时代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和思想武器。最后,李杰鼓励当代青年要学习莱芜战役中先辈们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定信念、不懈奋斗。

二、追寻战役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李晓璐以“弘扬莱芜战役红色精神,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为主题,深入解读了这场解放战争中的经典战役及其时代价值。她讲到,莱芜战役作为我军“以少胜多”的典范,展现了忠诚、智慧、团结与奉献的红色精神,其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军队建设、青少年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代青年更要深耕专业知识,用自己所学专业在民族复兴、科技创新等领域持续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此次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的互动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莱芜战役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表示将持续深化红色基因传承,引导学子将莱芜战役精神转化为“基建报国”的实践动力,将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牢记心间,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展现土木人的使命担当。
管理工程学院学生分享了对“莱芜战役精神”的深刻理解,表示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将继续发扬革命先辈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面对研究难题时迎难而上。
此次主题学习活动在热烈的思想交流中圆满结束。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深化“红色文化育人”工程,让莱芜战役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引导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巩克菊
终审:赵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