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内多地出现外省关联疫情,为确保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守住疫情防线,学校教学活动转为线上进行。时值开学第一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学院部署下积极应对,组织网络集体备课,转换教学模式,运用多种云端教学平台,以生动的教师讲解、丰富的内容供给和灵活的授课方式,上好线上“开学第一课”,展现别样思政课的魅力。
一、回应现实问题,鼓舞学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充分回应现实问题,在现实的语境下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与学生沟通心灵就要充分体察学生面对教学形式突然转变的不确定性和焦虑心态,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实时的情感关怀。在线上第一课,教研室的全体老师结合此次相关疫情的处置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同学们分析、理解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党和政府的防疫政策从本质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真正体现了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归根结底在于始终把人民摆在首位。同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疫情防控与社会发展之间危与机、防与放、短期与长远、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以积极心态应对突发事件,做一个有担当、有思想,与社会同向而行的正能量“小我”。
对现实问题的及时关切与回应,对学生的引导与关怀,充分体现了思政课方向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二、积极应对挑战,提升教学实效
授课方式的突然转变,给老师们带来了更多挑战,但从线下到线上,从黑板到屏幕,改变的是授课形式,不变的是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教研室全体教师一致表示不会因临时调整打乱工作节奏,要把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作为自己的首要政治任务。
接到通知后老师们第一时间与学生联系,确定切合本班实际的线上授课平台,积极适应在线教学新形态,调整教学节奏,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实效。刘海霞老师笑称“一个老教师如何上好直播课”是她教师生涯的新课题,而她在全新的网络平台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教学功底,在做好课本知识讲解的同时,刘老师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以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方式,从提升人生境界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为什么要上好思政课、怎样上好思政课,进而推动学生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追求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人生追求。
让学生真正喜欢听、听得懂,深入浅出地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心灵,充分实现了思政课思想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三、利用网络优势,展现课堂活力
线上授课与传统教学相比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研室将此次线上授课作为更好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契机,积极研讨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化危为机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和学生参与度。在集体备课确定网络授课的整体思路后,各位老师充分把握00后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网上活跃性,调整教学设计,提前预设线上讨论问题,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针对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线上互动,利用网络课堂直观明了的优势,以互动式体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思考和交流中来。讲到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郭占庆老师引申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让大家讨论中国哪些哲学家对我们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又有哪些异同之处;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时,郭老师也请同学们从大学生的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有哪些指导意义,同学们的回答瞬间霸屏,各抒己见凸显了年轻人的新想法、新特点。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师生之间的线上互动让课堂“动”起来、学生“活”起来。
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把握教学节奏,规划教学环节,使网络教学松而不散、活而不乱,充分展现了思政课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统一。


审核:巩克菊
终审: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