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全校新生“四史”课程开讲

作者:刘丽敏 时间:2021-10-10 点击数: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精神和山东建筑大学《关于在全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统筹全校师资力量,组建以赵海涛书记、张鹏院长为教研室主任,巩克菊副院长为教研室副主任的“四史”教研室,建立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个教研组,于2021年10月9日完成了第一次全校新生范围内“四史”授课,取得积极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研室建立以来,多次举行线上线下集体备课,为所有授课老师购买《党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书籍参考资料,并在教学资源、教学课件课件、教学大纲等基本教学准备环节上做足准备。在集体备课阶段,“四史”教研室除了发挥全院教师的教学力量外,还吸纳多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加入“四史”备课团队,一方面为“四史”开课建言献策,一方面以这些研究生代表为中心,扩大研究生群体中“四史”学习和教育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研室利用智慧树等线上教学程序,辅助“四史”教学完成考勤、作业提交、批改分数、线上评价等环节,线上环节和线下授课同时进行,引导全校范围内的新生更好地接受和完成“四史”学习。“四史”教研室采用最新革命影片观后感、专题相关小论文写作、相关内容小视频或微电影制作等考核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四史”教育的政治性,使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同时,通过作业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四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并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时间逻辑,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四史”教研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新生入学之初开展“四史”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崭新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编审:张 鹏

终审:赵海涛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