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学习强国”平台全文转载了《齐鲁晚报》的报道《带给学生“好玩”的历史课》,该报道在《齐鲁晚报》4月25日第09版(学堂)刊出,详细介绍了王慧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中的创新和亮点。
“历史课上,掌声‘声声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王慧通过采用智慧树等新技术和手段,以灵活的授课方式,为同学们营造一个积极的教学氛围,发送弹幕、投票、抢答、讨论……在提高学生课堂活跃度的同时,专注度也自然得到提升。而在课堂上讲述的历史,不再是那些遥远的事件或是枯燥的理论,在课堂的引导中,每一位同学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一起“回到”那段历史时期,和历史人物发生共情与共鸣。“这个姐姐,是老师也是朋友”。亲其师,所以信其道,王慧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们值得信任的朋友,与大家一起思考。在她的微信和qq上,有许多好友都是自己教过的学生,从思政课聊到其他专业课,从课堂聊到作业,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使课堂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教历史,其实教的是现实”。王慧认为,历史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中、档案里,历史体现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正确的评判过去,更重要的是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认清与分析当下的现实。
“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切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广基于“智慧树”的智慧课堂教学改革,使思政课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广大青年教师按照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特点和需要讲好思政课,并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思政课教师形象。
《齐鲁晚报》报道链接:https://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210426/ArticelA09002FM.htm
“学习强国”报道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407626236570171384&item_id=15407626236570171384&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编审:巩克菊
终审: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