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课程思政

学院首页    本科生培养    课程思政    正文

2023年机电工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4

作者:发布时间:2023-07-25信息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浏览:

机械设计基础C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开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授课教师:李丽、姚龙元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C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

学时/学分:48/2.5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构分析能力和机械设计能力;学生能熟练运用手册、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实事求是、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将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创新精神和思想意志贯穿于整个教学与实践环节,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和机械设计的理解,进而提升自我专业能力。

课程思政构想:

本课程主要讲解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对简单机械装置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知识来解决一般常见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够通过查找、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分析机械设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结合课程的特点及学生从事的行业制定本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各种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作风,从而提升学生国际视野与格局,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案例一  培养大国工匠精神

思政素材展示:

undefined

undefined

 

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

中国空间站

 

undefined

undefined

 

港珠澳大桥

光刻机/芯片

 

知识点:

机械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思政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融合:

在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时,引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创新驱动。分析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原因。以俄乌之战为例,让大家认识到没有完备的工业基础只能被动挨打(航母、空间站等)。从中兴、华为芯片被卡脖子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很多关键技术领域与国外技术的差距与取得的成绩(光刻机/芯片等)


案例二  培养辩证思维与对立统一思维

思政素材展示:

undefinedundefined 

          夹紧机构           飞机起落架机构

知识点:

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性—死点位置

思政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教学融合:

在讲授连杆机构的“死点”及如何克服死点时,从两个方面出发融入思政

一个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事物都有两面性:死点会带来麻烦但也会带来好处。死点一般来说是有害的,机构设计尽量避开,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利用其稳定性,比如,飞机起落架机构、夹紧机构等。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和问题。培养学生灵活的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辩证思维。

二是让学生理解人生也会遇到许多死点,让学生讨论如何面对人生的死点(挫折) ,是退避不前还是迎难而上通过引入古今中外案例,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挫折不可避免,唯有砥砺前行,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案例三  大国重器

思政素材展示:

undefined 

国家名片—中国高铁

知识点:

轴的类型、材料和结构设计

思政点:

“千锤百炼的人生才精彩”——了解我国高铁轮轴的现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融合:

车轴和车轮就好比高铁动车组之“脚”,在高速运行条件下,车轴和车轮的质量对于高铁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承受磨损性能。同时,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极大,也要求车轮、车轴还必须能够经受高温高寒等苛刻环境的变化。好钢要千锤百炼!

20161123日,太钢参与的自主化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轮轴技术攻关课题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高速动车组车轮车轴从材料到产品的全过程核心制造技术,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和车装运行条件,我国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