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是1956年建校之初最早设立的院部之一。学院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机械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机械电子工程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着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技术、机器人技术与集成应用、增材与绿色制造技术、智能建造装备研究与应用、新能源汽车与动力装备和智能制造VR技术应用研究。
机电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3个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下设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及应用2个本科专业方向。机械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省级品牌专业、山东省首批应用型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下设建筑机械与设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塑性加工技术与装备、建筑门窗与幕墙、工程创新方法及理论等5个本科专业方向。

一、师资队伍
学院教职员工113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1人,博士6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岗专家、山东省知名机电专家、科技部创新方法专家等12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
二、科学研究与平台建设
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梯队,近几年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创新方法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0多项,省部级纵向课题3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3项,教学比赛奖10项;授权国家专利240余项;出版标准、著作和教材80余部。同时,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取得了“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70周年彩车设计”、“上海世博会网上世博山东体验馆”、“高速滚珠丝杠的研制开发”等多项标志性成果。
学院拥有山东省绿色制造工艺及其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起重机械健康智能诊断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十二五”机械工程创新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三五”建筑工程机械及其智能装备创新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建筑工程及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精密制造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汽车轻量化及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等10个校级研究机构。
三、研究生培养与社会服务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注重学术传承,关注实际应用,鼓励前沿探索,充分利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的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的资源优势,构建合作共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学生以基础知识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研究生主要就业流向为国有企业、机关、高校教育单位及升学等,多名研究生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博士研究生。
学院一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承办了首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和多届山东省大学生创客大赛。近几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获中获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450余项,申请专利500多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