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动态 首页 > 建大动态 > 正文

法学院举办“教学创新比赛赋能”专题讲座
作者:李芸青   发布日期:2025-11-18   信息来源:法学院   浏览次数:

11月13日,法学院特邀山东大学副教授,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指导专家,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讲座专家魏雪松老师于外文楼415教室作题为 “教学创新:迈向教与学的新范式”的专题讲座。法学院副院长刘宝臣主持讲座,院长朱宝丽、副院长王翠敏、学术副院长申荣荣出席,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讲座聚焦教学创新实践,围绕“参赛历程、范式转换、备赛经验” 三大核心板块展开。首先,从遗憾无缘青教赛的省决赛到荣获多个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再到如今的迈向新高度,魏雪松老师向参加讲座的老师们全方面地展示自身的参赛历程。

讲座中,魏雪松老师系统性地梳理了参与教学创新比赛的完整历程。他将这一过程精辟地总结为三个阶段:“寻找教学创新的起点”“把握教学创新的航线” 和 “将教学创新进行到底” 。魏老师指出,“寻找教学创新的起点”着力点在于发现和解决真实问题,立足于对“四新”的支撑,对课程思政的领会,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对学生学情的认识。同时,根据课程的设置初心、发展历程、时代使命和独特任务来把握课程属性。在“把握航线”的核心环节,魏老师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创新举措、教学方法、技术赋能和教学评价七大要素,系统化地设计创新课程。他强调,教学创新必须“解决真实问题”,“达成课程目标”,并充分发挥对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最后,魏老师展示了自身在课程圈、教学圈和行业圈的成果,鼓励学院教师们矢志不渝地将教学创新进行到底。

针对教师关心的“如何准备教学创新比赛”这一问题,魏老师分享了宝贵的“备赛经验”。他从课堂实录视频的拍摄技巧(如师生自然状态、技术技能展示、避免屏幕反光等),再到现场汇报与答辩的实战策略(如语速语调、逻辑重音、回答的条理性与闭环),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指导,为备赛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魏雪松老师就与会教师提出的“如何平衡参与教学创新比赛与投入学术研究时间问题” 、 “参加教学创新比赛的付出与回报” 等现实问题,结合自身经历,一一作出了诚恳而深入的解答。

讲座的最后,法学院刘宝臣副院长作总结讲话,他代表学院对魏雪松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本次讲座为法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创新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与方法,希望全体教师能够汲取宝贵经验,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魏雪松,工学博士,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指导专家,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讲座专家,山东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山东大学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负责人,ISW教学技能引导员。

以第一完成人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课堂教学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微课教学一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一等奖等奖励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级教改项目等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审稿:朱宝丽  编辑:李嘉麒  编审:张之稳  终审:李展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传真:0531-86367011
邮编:250101
鲁 ICP备 06022497号-1

Copyright©2021 山东建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