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主办,山东建筑大学承办的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论坛”暨第11期“山东建筑大学环境学术论坛”于线上召开。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邱立平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词,欢迎参加论坛的各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高校师生,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母锐敏教授主持了论坛的主题学术报告。
论坛邀请来自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及国内生态环境领域的八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从水务设施建设、可循环建筑、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中新型活性中间体的探索、污水再生利用、水体微污染物降解、流域元素变化特性等研究方向作专题学术报告。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Jan Peter van der Hoek教授介绍了荷兰著名水务公司Waternet在建设面向“碳中和”的城市水系统方面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的成功探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左剑教授介绍了南澳大利亚州在实现循环建筑和基础设施方面开展的实践探索。日本北九州大学松本亨教授介绍了日本创建“零废弃物城市”施行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以及日本正在全力打造的“超智能社会”Society5.0。日本宇都宫大学山冈晓教授介绍了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开发援助”(ODA)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实践。法国国家科学院(CNRS)Christian George研究员介绍了具有重要生态环境意义、能显著影响自然界多相氧化能力的三重态活性中间体的探索发现过程。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建教授介绍了黄河下游区域水资源状况、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状况、发展潜力等,提出了推进黄河流域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改良的绿色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强志民研究员介绍了基于紫外线高级氧化工艺(UV-AOPs)在实际水体中降解微污染物的快速预测新方法以及UV-AOPs工艺的反应机理、常用装置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山东建筑大学陈飞勇院士介绍了硅元素的流域性变化特性,讲解了硅元素在陆地水系中的变化特征及实例,以及构建数学模型推算硅元素的流域变化。
作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次国际研讨会,本次论坛搭建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交流合作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相关领域的两百多位科技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参与研讨。

审稿:王洪波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