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举办山东建筑大学第一届大学生防震减灾科普
作品大赛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现举办山东建筑大学第一届大学生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防震减灾 科普助力
二、参赛对象
山东建筑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三、组织单位
主办: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承办: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委员会
四、活动内容
(一)作品类别
1.平面类:四格漫画(不少于3组)、条漫(不少于3组)、故事漫画(不少于8页)、电子绘本(不少于8页)、宣传手册(不少于8页)等,作品提交格式为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格式统一为“jpg”。
2.微视频类:微电影、动画片、公益广告等,时长为15分钟以内,要求拍摄、制作的画面清晰,镜头运用流畅。视频要有片头,视频中文字、配音(解说)语言必须为简体中文和普通话,画面比例为16:9(横屏)或9:16(竖屏),格式为MP4,原片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
(二)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应当积极健康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含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围绕地震科学知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防灾减灾等相关主题,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通俗性(相关参考资料可见大赛qq群中的网盘文件链接)。
2.参赛作品创作团队不超过四人,创作团队所有完成人需在纸质报名表签名;本次竞赛的参赛人员,均应遵守相关比赛规则;同一用户名可上传多组不同类别参赛作品。
3.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参赛者应对其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并保证该作品未被商业使用过,未参与过其他赛事,不存在抄袭、盗用等。参赛作品发生著作权争议时,参赛者本人或创作团队,承担所有法律责任。由此给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造成名誉、经济损失的,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4.平面类、微视频类作品作者承诺,作品一经获奖即无条件授予山东建筑大学包括但不限于在主流媒体平台、网络媒体平台在内的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传播、发布等使用权。
5.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请确保已经阅读并且愿意遵守相关比赛规则,作品一经提交将视为参赛作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任何违反比赛规则的作品,大赛组织单位有权取消其作者的参赛资格。
(三)报送方式
参赛者下载大赛报名表(见:附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参赛作品电子档、参赛报名表请与2022年5月20日15:00之前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邮箱3084295301@qq.com,邮件名称格式为:学院+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参赛作品格式为:学院+姓名+作品名称+作品类型。(注:请各学院负责人将本学院作品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指定邮箱)
五、时间安排
(一)2022年4月15日—5月20日,作品收集;
(二)2022年5月20日—6月10日,作品评选,公布校赛获奖结果;
(三)2022年6月10日—6月30日,作品展示及表彰;
(四)2022年6月30日,遴选作品上报至省赛。
六、评选办法及奖项设置
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大赛组织有关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统一评选。设立一等奖作品5个,二等奖作品10个,三等奖作品15个,优秀奖若干,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山东省第一届大学生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
大赛鼓励各学院积极参赛,对组织得力、成绩突出的学院设立优秀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先进个人,并颁发荣誉证书。
七、活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吕 振:0531-86367363,13626417996
刘泽宇:0531-86361705,15990903204
王君豪:19550812498,QQ:3084295301
工作交流平台:请各学院负责人扫码加入大赛QQ群,后期会在官方通知群进一步下发比赛相关通知。
附件
山东建筑大学第一届大学生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征集大赛
报名表
学院签章:
作品名称 |
|
作品类别 |
□平面类 □微视频类 |
作者姓名 |
|
年 龄 |
|
学院及专业 |
|
联系方式 |
|
联系地址 |
|
电子邮件 |
|
指导老师 |
(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 |
作品阐释 |
300字以内的创作思路和创意内涵 |
主创人员签字 |
(参赛作品创作团队不超过4人) |
作品的真实性及原创声明: 本人对申报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人已经仔细阅读作品要求,认可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活动组织者所有。 声明人: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