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代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对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殷嘱托反映出了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所担负的重任。我校各级团干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切实担起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为将青年学子培养成为理想信念远大、爱国情怀深厚、使命担当强烈、奋斗精神饱满、本领素质高超、道德品质优良的生力军而不懈努力。
立青年之志, 激扬起不负韶华之理想,擎时代之旗 勇担使命的青春力量。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团干谈心得”系列第二期《用“三性”筑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用“三性”筑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科长 吕振
青春心向党,永远跟党走。学校党委陈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指出:“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旗帜鲜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新时代辅导员,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守育人初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自觉担负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把握工作的规律性三个方面出发,做青年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做一名青年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坚持教育的三贴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多元、诉求多样、价值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青年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如何让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青年成长发展规律,从青年学生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入手,运用青年学生熟悉的语言,联系发生在青年学生身边的故事,使用青年喜欢的平台与载体,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现思政教育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要把握工作的规律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青年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紧密围绕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扩大思政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课题,精准找点,多点发力,思想工作既要抓好理论学习与主题教育,还要把工作融入学生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具体的管理服务之中,从关照学生、爱护学生的工作视角出发,找准青年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出发点;基于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的发展需求,规划好工作的“着力点”;对青年学生思政工作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网点、每一个坐标、每一个细节认真排查,把控住工作的“监控点”,实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有效覆盖。
要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在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善于利用重大节假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思想状况的不同特点,开展适合不同年级学生思想特点的专题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针对毕业生,围绕考研和就业,召开考研就业动员会,同时,利用就业指导课,指导同学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正确就业观;针对中间年级同学,要强化学风建设,举办新老生经验交流会、评奖评优答辩,以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为单位开展“学习梦·成才梦”学风系列活动,评选学习标兵宿舍,并颁发流动红旗,要在宿舍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针对新生,要进行以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文明教育为主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百年峥嵘岁月,青年赓续荣光!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为我们每一位团干部做好学生服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站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作为一名专职团干部,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努力拼搏,用奉献之情书写无悔的人生。
编审 / 刘琳
初审 / 杨菁
终审 /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