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动态 >> 基层动态 >> 正文

爱国主义是人生信仰、公民道德、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时间:2021-05-07浏览:作者:杨卫强

又一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与青年大学生们讲点儿故事,谈谈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和源泉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一曰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曰爱自己的骨肉同胞,三曰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四曰爱自己的祖国。作为青年大学生,应把爱国主义作为人生信仰、公民道德、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定的人生信仰。关键词:17岁的少年

1835年的秋天,一名中学生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青年马克思。

历史回眸是在75年后的1910年,同样是在一个秋天,一名少年在离开家乡前夜,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日必看的账簿里,以作告别。“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17岁的青年毛泽东。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作出最好的回眸。正是这样的少年,以信仰之光领导、汇聚越来越多的青年、壮年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让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赓续,让一百七十多年中国人民斗争史不熄,让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不滞,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重大问题。

心中有光,不畏道阻且长。在这样一个个坚定的人生信仰面前,历史仍将向前。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公民道德。关键词:94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公民道德。

94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北平,阴沉的天、哭泣的脸、发红的眼,一个38岁的年轻人大义凛然、步履沉稳、目标坚定,选择为“主义”献身。时至今日,“守常,请你回答!”的隔空缅怀响彻历史的天空、北大的燕园。世人莫不仰其雄伟,叹其悲壮。“其志洁,其行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他,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

94岁的一位大先生在2018年10月30日这天悄然离去,归隐江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人生大闹一场,永世笑傲江湖”“一人江湖,江湖一人”刷爆银屏,习近平主席对其逝世表示哀悼。他就是记录几代人记忆、承载无数人梦想的金庸先生。忧乐关天下,悲喜超物外。先生之后,世上再无大侠,但世人又多了一份怀念。先生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身份—爱国爱港人士。1985年起,金庸先生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将侠之江湖与爱国主义演绎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金庸先生千古!

爱国主义是一种必备的价值取向。关键词:“大”和“小”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对新时代青年学生而言,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这个题目很大,可以大到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和亿万人民;爱国主义这个题目很小,可以小到校园里的一虫一蛙、板凳桌椅、风物言行、基础文明。

爱国主义教育当如盐在水。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同样,呵护学校的花鸟虫鱼,爱护学校的“四馆、两带、一廊”校园文化景观也是爱国主义;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同样,尊师重道、敬业爱生、团结同学、乐善好施、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也是爱国主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是爱国主义,同样,爱校荣校,遵守校规校纪、文明守则、规章制度,遵从学生基础文明管理条例,呵护建筑“这种凝固的文化”也是爱国主义。

践行爱国主义,我们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行动,小心的“假设”,大胆的“践诺”。

爱国主义是新时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关键词:习惯

窗体顶端

3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彭瑞红老师发来赞扬信,对其在维护国家立场中所表现出的高度政治敏感性表示赞赏。事迹缘起于“3•15”前夕,彭瑞红在课程思政“消费与环保”单元的备课中,查阅到国际消联关于“减塑”的一个宣传材料,视频中含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不妥内容。彭瑞红发现后立即到国际消联和中消协官网寻根溯源,并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中消协。中消协迅速跟国际消联和香港消委会联系并提出要求。期间,彭瑞红对此事一直保持严切关注并跟踪处理结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彭瑞红此番事迹是党史学习教育中践行“学史力行”要求的一次生动诠释。事迹饱含爱国主义情感,极富青春正能量。

80年代人的生猛,是现在人不曾有过的叛逆。诗人北岛有言:“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新时代的青年朋友们,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爱国不只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习惯。

版权所有:共青团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电话: 0531-86361790 | Email:sjdyouth@163.com|技术支持:建大青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