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的枝头刚刚抽出新绿,嫩芽中透露着春天的气息,春寒料峭中的工会办公室里却是春意融融,春风拂面。一位挺着孕肚的女老师正在填写表格办理生育服务手册,一位女老师在她的身边耐心指导。此时的办公电话突然响起,女老师立刻从怀孕老师的身边转向办公电话,语气亲切地询问,迅速地解答,耐心地解释,一只手接听电话,另一只手不停地在记录着电话内容。放下电话又转向怀孕老师这边,认真审核一项项填写的内容,审核期间又进来两位新入职办理手续的老师......这是工会办公室常见的一幕,也是女老师繁忙工作日常的一瞥。这位忙碌的女老师是谁?她为什么工作中如此亲切耐心?带着疑问,我们走进她的故事。
她就是工会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张丹丹老师。她说:工会计生工作虽然是个平凡而繁琐的岗位,但具有其岗位的重要性、特殊性和针对性。计生工作需要精确理解国家的计生政策,面对各种各样情况,复杂的人群,动态数据的变化和监测,每天不停地解释指导,不停更新数据,掌握着全校七百多名育龄女教师的婚育情况。每位女教工入职、怀孕、生育,都要到工会找张丹丹登记情况、办理生育手册,各种信息变更、孕情跟踪、生育报备、慰问回访,每位新入职教工的婚育状况的调查审核和备案归档等等。工会是“职工之家”,她就是“职工娘家人”之一。
冰雪消融的理解
刚刚接手这份工作的时候,很多老师对计生工作不理解。有一次,张丹丹因为需要上报主管部门,按照工作惯例,向一位因胎儿发育异常不得已终止妊娠的女老师打电话询问一些问题。刚开口,问题还没说完,女老师就情绪崩溃,一边泣不成声一边控诉:这么痛苦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来问?啪地扣了电话。张丹丹呆呆的楞在那里,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嘟嘟声,半天说不出话,委屈的泪珠直在眼眶里打转。之后,她不停反思,再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应该怎么办?从那以后,张丹丹打电话联系的时候格外注意语言语调,委婉再委婉,柔和再柔和,先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先说安慰和理解的话,比如多用这样的语言: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有几个问题需要向您了解;这是我的工作需要,请您能给予理解和配合,谢谢!安抚情绪之后再询问相关信息。

感到委屈时,张丹丹经常会想起上一任计生老师说过的话:从遭白眼,冷言冷语,冷嘲热讽,到攻击性语言,甚至是拳脚相加,一代一代的计生干部都经历过,忍受过。但每一位老师都没有因此抱怨过,退缩过。因为我们知道工作的使命和担当,知道这项工作的责任重大。张丹丹通过这件事深深体会到:不断反思才会有不停的改进,才会有更多的体谅和理解。很多老师也慢慢开始理解她的工作性质,非常配合。
因为懂得付出真诚的可贵,张丹丹必将收获温暖的回馈。
素未谋面的感谢
电话响起,张丹丹第一次听到那头的声音:一个女老师,一口流利的南方普通话,一番伶牙俐齿的责问,一顿语言生硬的抱怨,高八度的声调和刺耳的声音像刀子一样捅进耳膜,直冲向办公室的天花板。张丹丹不得不把话筒离开耳朵一段距离,继续一言不发地听着电话那头的歇斯底里。直到女老师说完,张丹丹才平复心情,深吸一口气,把问题罗列出来:她的丈夫是在校职工,因身患疾病不能自理,长期病假,跟随她居住在外省。现在需要独生子女证,不知道如何办理。张丹丹告诉她,计划生育工作是属地化管理,以女方办理为主,建议她在当地咨询申请,又详细指点她如何跨省异地办理。还告诉她如果有什么不明白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

电话终于放下了,同事们都惊讶地感叹:“电话那头的刺耳声音我们离着这么远都听得真真切切,听得都坐不住了,没想到你这么好脾气,一直心平气和地说话。”张丹丹说:“这是我的工作,作为工作人员,不能因为情绪影响工作,不好的情绪再投射到她的身上,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容易激化矛盾,僵化局面。”大家纷纷点头,领导也竖起了大拇指。
女老师的电话在短短几天又不断打来,数不清次数,记不清时间,只记得一次一次的解答,帮她出主意给建议。也许是张丹丹的耐心让她开始信任肯定,她的语气一次比一次平静,态度一次比一次柔和。一来二去,你来我往,女老师打来的电话有了温度和亲切和谐的感受。独生子女证顺利申请并办理好,女老师最后一次打来电话,一句句道歉,一声声感谢,感谢张丹丹那不厌其烦的帮助,诉说她多年来独自照顾丈夫和年幼孩子的辛酸苦楚,为把委屈发泄在张丹丹身上而道歉。素未谋面的两个人,那一刻掏心掏肺,像多年朋友一样倾诉。
张丹丹说,首次跨省异地办理的过程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积累。这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每天面对很多琐碎的事,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需要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政策迅速做出解答。对政策把握的准确性、对情况判断的方向性,对问题解决的时效性一定要变成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成长进步的动力。
因为用真诚的心去理解感受,张丹丹收获的也必将是真诚的心。

24小时的温暖
2017年的冬天,临近寒假,天气格外的冷,办公室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个二十多岁小伙子小王,他是受校友委托办理婚育状况证明,以备评优评先的资格审查。经过了解,校友是一位男老师,曾经在咱们学校工作过,之后离校,辗转多年又去了北京。这次就是要来开具他的婚育状况证明。放下电话,张丹丹马上到相关部门核实核查当事人情况,了解到校友早在98年就离开学校,在校期间婚育状况也很明确单纯。再次和小王通话,告知离校多年,学校无法开具现在的婚育证明。
没想到,下午刚一上班小王就找到办公室来,解释他从北京专程赶来,这次证明要的时间紧,来回只有三天时间,又涉及校友个人重大事项,所以很着急。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受人委托的尴尬,人生地不熟的囧境,张丹丹决定帮帮他。看着一堆带来的材料,复杂的婚育变化,张丹丹沉下心耐心帮他分析,想到的一条路不通,再想另一条路,最后找到突破口:到原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去办理。当机立断,放下手头的工作,张丹丹挺着她六个月的大孕肚,冒着严寒开车把小王送到远在市区的办事处,帮忙联系工作人员,接洽成功后才悄悄离开。
第二天中午,张丹丹再一次接到小王电话,他很激动地说:“张老师,谢谢您,在您的热心帮助下,证明很顺利的都办理好了,如果没有您,我不知道要跑多少冤枉路,绕多少弯,碰多少壁,真心感谢您”。听着电话那头的喜悦,张丹丹也为能帮助到他感到高兴,同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帮助办理证明,也给了她更多工作上的信心和启发。张丹丹立刻着手建立离职人员的婚育状况档案,以便寻有可查,不时之需。
下午,张丹丹的手机屏幕闪现出一条来自北京的短信:张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北京的小王,昨天是您帮助了我。是您让我感受到了咱们建大人的热情热心,让我对您和建大有了很深刻和很好的印象。由衷地感谢!张丹丹回复: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幸福。欢迎常来建大!
24小时的温暖,流淌在他的心里,更注入我们的心田。

知心姐姐,暖心妹妹,心灵导师
近几年,学校大发展迎来了人才引进的高潮,新入职老师办理手续的第一站往往就是工会,耐心指导填报,因人而异解答,张丹丹觉得自己的工作岗位不仅是服务的窗口,更是展现建大人良好精神风貌的前哨。用微笑迎接每一位新入职老师,把微笑作为一种名片,让他们第一站就感受到建大的温暖和热情。张丹丹有意识地记住每个人的声音和形象,经常一接电话一见面,直接叫出对方的名字,让女教师们惊讶不已,倍感暖心。因此,很多只有一面之缘的新入职女老师喊她知心姐姐,年龄大的女老师喊她暖心妹妹,更多的亲切喊丹丹老师。有一位2020年入职的年轻女老师,入职、结婚、怀孕,一共见面三次,张丹丹每次都根据不同阶段聊聊家常,传授经验,孕期保健、营养调剂、心理健康、产前产后护理……看到她怀孕后发胖,衣服有点紧,还把自己孕期穿的大羽绒服特地拿来送给她。再来工会,她就总喜欢握着张丹丹的手,或者拥抱一下,喊她心灵导师。
有的临近毕业的学生或是考研考博的学生开具婚育状况证明,耐心细致的答疑,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很多学生临走都虔诚的感谢,有的还会很有礼貌的向张丹丹鞠躬致谢。
张丹丹说:那一刻,感觉到大家对她工作的尊重和价值体现。心底里想:更应该为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做好优质高效的服务。
2019年,张丹丹被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这个病导致她常年喉部浮肿,总是全身无力,记忆力下降,情绪也容易激动。尽管如此,她从来没在工作时对任何人说过一句气话,总是温言细语,耐心细致,也从未遗漏过任何一项工作。她的法宝是一本工作日志和手机里的备忘录,密密麻麻写满了各项工作的细节。列出每天要做什么、进度如何,完成一项划掉一项。张丹丹总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把工作写下来就不容易遗忘。
仿佛在工作中耗尽了全部力气,回到家张丹丹像变了一个人,瘫坐在沙发上什么都不想干。休息片刻,继续打起精神,为家人做饭,洗衣,打扫房间,安排两个孩子的方方面面。
张丹丹总说学校工会是职工之家,努力做教职工贴心的娘家人,工会团队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工作作风,一直鼓舞激励着她,继往开来,增光添彩,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她是建大2000名职工中的一员,是典型的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繁琐的基础性的工作,发挥这一分光和热,愿意为工会的发展前进、学校的磅礴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